百花争艳
- 主演:中国艺术团
- 其他:1976年 / 8.5分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音乐
- 点播
- 简介
- 评论
迅雷下载地址
【新电影集合】暂时没有下载资源,请您继续关注!
- 类型:
纪录片
- 年代:
1976
- 地区:
中国大陆
- 主演:
中国艺术团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影片选录了中国艺术团演出的主要节目:京剧《红灯记》,舞剧《白毛女》、《**娘子军》的选段、选曲的演唱或演奏,鼓乐合奏《渔舟凯歌》,琵琶演奏《十面埋伏》,板胡独奏《大起板》、《庆**》,笙独奏《大寨红花遍地开》,钢琴独奏《**的日子》,二胡独奏《江河水》、《**》,筝独奏《战台风》,唢呐独奏《百鸟**》,笛子独奏《歌儿献给***》、《运粮忙》、《苗岭的早晨》,男高音独唱《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丰收不忘广积粮》、《满载友谊去远航》,男中音独唱《献给北京的歌》、《大路歌》、《我为祖国献石油》,女高音独唱《请茶歌》、《可爱的祖国》、《人民公社是金桥》、《英雄的***》,舞蹈《草原女民兵》、《红绸舞》、《胜利花鼓》。
温馨提示: 如果资源您在此页面没有看到播放地址,说明当前资源只支持在电脑上播放,请用电脑访问当前页面。
hirundobicolor 2018-01-17
四十年前真的出了不少好东西啊!有股精气神一种清新气质和现在的靡靡之音不一样。各民族文化,东西方文化融和再创造,如此巧妙,恰到好处,这才是中国艺术所应有的表现力。简直是样板戏的高度,一百年内难有企及。全都是大师级的演奏,和一般专业者都不是一个级别。只能说高山仰止。 看的时候基本上30秒一个**,30秒一个**,30秒一个太厉害了。只能感叹改革开放到如今快四十年了,人都太浮躁了,静不下心来,丢掉不少好东西。 10分制的话9.7分,剩下的0.3分没能给,其中0.2分归结于艺术一单承载了太多了非艺术化的东西,会降低他的纯粹性。还有0.1分是出于对于未知的敬畏。
高玉宝 2022-08-24
无论是节目还是表演者,个个儿都是色艺双绝国宝精品。
甜麥:冬宫夏宫 2017-09-30
厉害了,我的1976。原来《芳华》里模仿的《草原女民兵》舞蹈,最早是从这个集子里流传出来的。
**建筑师 2024-09-01
1080p,北影厂,找的注释版的(反正我需要)。王昌元那么年轻啊!殷承宗(这时候可能叫殷诚忠,不过都不写演员名的)还不知道他马上要被**四年....
叶子不做酱 2021-08-28
刚刚看完整部纪录片,心潮澎湃,内心的激动无法平静。整个纪录片非常的“简单”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华丽的道具、舞台、*装、甚至灯光都那么朴实无华。但是每一个作品却是华丽非凡!艺术家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串联起了每一个艺术价值极高的、既经典又精彩的艺术作品,每一个作品都使我感到震撼、让我赞叹——我们那个**的人民精神是多么的充盈与高尚,**审美也是极高,工作标准也高。我捕捉到台上艺术家们的每一个精雕细琢的技艺都让我深受感动,一次次不禁潸然泪下!我为自己能看到这样的作品而感到荣幸。感谢他们的辛苦专业的演出,我看到那个**人民的精气神以及对艺术的尊敬,那样的**确实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过。
melonking 2013-10-05
****民族歌舞艺术,技术精湛。虽然是传统民族艺术,但不在天桥,庙会和戏楼,却是西方式的歌舞剧场演出形式。这也是改造。
一二三四卌 2022-02-13
纪录片**了上个世纪最优秀的一群艺术家,是非常珍贵的视*,精彩纷呈。对于我这个中年人来说,里面都是耳熟能详的歌曲,基本能哼上两段。许多老艺术家都是第一次见真容——他们之前只存在我的磁带或者CD里,只闻其声。能看到本尊现场表演和歌唱,尤其是这么年轻时候的他们,人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很是欣喜。建国以后到70.80年代,可以说是音乐文化井喷的**。虽然当中带了非常重的**烙印,但歌颂人民群众是永不过时的,还有大量民间风俗的采风汇编,不仅朗朗上口,也质朴的表达了群众心声。首首都是难得的传世经典,有较深的艺术造诣。
鶴sama 2021-02-18
不得不说一句,那个特殊年代的一大副作用就是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种特有的认真的氛围。作品也好,演员也好,潜心钻研、刻苦训练成就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没有歌词的舞蹈和器乐演奏作品,出现了《渔舟凯歌》、《战台风》这样的民乐经典,包括《胜利花鼓》、《草原女民兵》,虽然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作品中随处可见,但还都能给人带来非常纯粹的艺术享受和感动。《草原女民兵》里女民兵们手握马缰,脚下模仿**步伐的那个形象、动作,绝了。《渔舟凯歌》的演奏方式源自“奉化吹打”,奉化人第一次知道还有“奉化吹打”这么个东西……
好丑一头牛 2025-02-07
乐器太厉害了,1905电影网看的。
斯卡哈的卡 2021-09-09
早期的这种又红又专的样板戏拍得演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至少都是认真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