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
- 别名:Wheat Harvest
- 主演:
- 其他:2008年 / 7.7分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点播
- 简介
- 评论
- 类型:
纪录片
- 年代:
2008
- 地区:
中国大陆
- 主演: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时值六月,麦尖已经泛黄。苗从北京回到河北老家。他爹趴在炕上输液;**出门赶集了……生活好像从来就是这样,平常,没有意外。 早先一段日子,在北京东郊,一个叫高西店的混乱肮脏的街边,在一个没有名字没有转灯的昏暗的小**里,苗这个才满二十岁的农村丫头,她的**生活便露出一角…… 她说决不跟客人动感情,却瞧上一个叫强的**…… 姐妹儿间虽说隔着心眼儿,却不耽误一块去找乐子…… 她瞧不起高西店的老板娘,因为她"太贪财了"…… 她忘不了先前带她来北京入行的头一个老板——陈哥,可惜,去年冬天他出了事…… 她爹病重,她把所有的钱都贴给家里,自个儿打算揣着一百块钱再回北京混…… 一晃,麦子熟透了,可阴雨连天,不能开镰…… 本片围绕麦收的前后,记录了一个人的两种处境,两种生活。一个人又是怎么去应付招架这一切的……表达出了复杂人性的本来。
麦收作品评价
《麦收》充满了戏剧张力,它的气息是急促的,多用短镜头,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其中甚至可以看到他小说风格的影子,短句居多,描写和情绪都十分直接 。《麦收》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主人公在家里收割小麦,收割机在农田里工作。这个镜头一般是通过拉镜头,最终以全景结束。
温馨提示: 如果资源您在此页面没有看到播放地址,说明当前资源只支持在电脑上播放,请用电脑访问当前页面。
城 2016-07-23
约酒的**给洪苗打来的那个电话,一旁的导演叫了两次开扬声器,这是全片让我最不舒*的一个地方。描述边缘人的影像或许可能成为沽名钓誉的工具,但那足以融冰的温热才是它存在的主要理由。
周沐君 2012-11-26
很好的一个片子。徐童说,红苗结了婚,刚刚生了一个女儿,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影志 2009-03-31
《麦收》把注意力从“**”这个概念转移到了“人”身上。整体来说是部勇敢的电影。不担心女主角红苗以后会怎样面对曾经做过**,只是这个拍摄都向其父母保密,待电影公映那一天,这一切还能隐藏么?我比较担心她的父母,何况又年高病危。 还有一点,这是我目前见到的第一个描写5·12地震**情形的长
乔大路 2013-12-19
徐童的镜头一直让我觉得不舒*,他和王兵式的藏匿、隐化镜头的方式截然相反,他往往在故事中,以朋友或私人的身份诱引话题,将阐述者某一时的态公之于屏幕,说实话这种窥私之欲和公共之语是不可转换的,这种艺术性的生活片段放大是不道德的,于算命者的夜谈是,于****的记事也是。
老晃 2011-09-14
没看过徐童,你不算真的懂中国人的游民性格
Joshz 2016-09-25
奇怪的是中国只有在**身上才能看到一种对性的坦然。
*花卷 2016-06-18
我对导演自身对于这些底层****的真实看法呈疑,片中对人物介绍是“**”“鸭子”这种称呼,不过让我不适的是导演对着得知父亲病重的女儿问“有没有想过他会死”“万一他死了呢”这样的问题,然后拍下她哭出来的画面。
袁牧 2013-11-02
姐妹儿们跨在工作台上像谈论庄稼一样比较**的素质,不断和**煲电话的建筑小工用自己也不信的肉麻话排解寂寞,回家,又是麦收的季节。田里没有年轻人的身影。
大島 2016-06-17
看完《算命》追过来的 喜欢徐童纪录片里那种将生活最底层的原貌暴露在观众面前的态度 在看底层人物生活中酸甜苦辣时偶尔会有一种恐惧 那种恐惧源自于片子的真实 让你体会到那种无奈 心酸 麻木其实离自己很近
happyoct 2010-01-28
徐童是想写一部和***有关的小说,和这个女孩成了朋友,后来很熟了之后,才答应让他拍的。这也是他能够拍到很多,拍得很真实的原因。放映现场有人问到是否给了这女孩好处,徐童说,我们是等价交换,我当然会给她好处。这多少让人有点不舒*。什么算是等价的?一点儿金钱和她在镜头前面交出的信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