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大陆
Der siebente Kontinent
- 别名:第七洲 / 冰川三部曲之一:第七大陆
- 主演:比吉特·道尔,迪特尔·贝尔讷,Leni Tanzer
- 其他:1989年 / 8.1分 / 奥地利 / 剧情
- 点播
- 简介
- 评论
迅雷下载地址
【新电影集合】暂时没有下载资源,请您继续关注!
- 类型:
剧情
- 年代:
1989
- 地区:
奥地利
- 主演:
比吉特·道尔,迪特尔·贝尔讷,Leni Tanzer
剧情简介:
第七大陆原名:Der siebente Kontinent,又名第七洲、冰川三部曲之一:第七大陆、The Seventh Continent
前半部分的忍耐,后半部分的疯狂,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故事。
温馨提示: 如果资源您在此页面没有看到播放地址,说明当前资源只支持在电脑上播放,请用电脑访问当前页面。
欢乐** 2011-08-10
2025-3-23重看;借鉴了文学的经典叙事模式,即以接近的外壳套装于三个有微妙差异的段落,以产生叙事推力,在层级的差异和留白的张力之间,书写现代版本的变形记。开场即以汽车这一明显的现代社会的标志物为个体浮岛的外在禁锢,来揭示工业商品块群对日常生活的侵入、吞噬,布列松式的局部身体特写模糊个体的面目,用动作去表现身体在物化环境中被挤压到变形,反复的黑屏替代语言成为功能性的转场。 对比一下章节间的区别,辨认出最终目的的进展历程,其实很明显——孩子最先感受到环境的异化,装瞎和发痒是一种抗拒的直觉;母亲从厌烦无聊絮叨到流泪,父亲职场之路的变迁意味着一眼望到头的余生。存在的危机感发出召唤,生的意义趋向虚无,中产阶级的幻象破灭,以具体的暴力对抗抽象的暴力,砸碎充斥着物品和媒介的世界,澳洲是一个遥远的梦。
峰峰峰峰 2015-03-05
也许**康员工能理解这部电影。
寒枝雀静 2017-08-26
A/ 商品化的流水线生活腐蚀了人,人砸碎生活的躯壳,然后尸骨无存。突然觉得汽车对于现代人不仅仅是出行方便与地位象征的含义,它的透明封闭空间仿佛一层薄膜,给予了虚幻的包容感。就像热带鱼需要透明的鱼缸,我需要黑暗的电影院。摄影机的割据式统治典范。哈内克非常明白自己是在拍电影。
brennteiskalt 2018-10-15
在机械而冰冷的现代日常生活之中诞生了这个[第七大陆]的**之国,但通过摧毁物质世界就能抵达这个乌托邦了吗?这种童话大概连格奥格和安娜都不能相信,可他们最终依然还是选择了自我毁灭。这其中的悖论即是哈内克对现代人可悲境地的最主要批判。第一部长片就拍得如此有想法,还把布列松完全消化为自己的风格,这真是非常难得。他有一种独特的画面角度,能捕捉到生活里平庸的恐怖。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就够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冰川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反倒比他后来劝世意味过浓的其他作品更显得惊悚。
芦哲峰 2011-02-09
拆房子的电影之前还有两部,拆得最早的是《哲姆**》,然后是《逆喷射家族》,但拆得最好的还是《第七大陆》。
有心打扰 2016-04-26
我的心如同被摧毁的房间,在观影之后,支离破碎。
何生生 2008-05-08
估计有很多人好这口,但我觉得太不节制了
**的小学同学 2022-11-03
和同一时期的**电影里“活下去,像**一样活下去”可以互为对照
冰红深蓝 2020-05-19
哈内克“冰川三部曲”之首,冰冷而酷烈。1.以固定镜头为主,大量限制性构图,对物件和肢体手脚的特写承袭自布列松,在本片中更多负载着人的物化意味,个性与情感早已失去,唯有一次次机械、重复的动作。2.三段式(1987-89),前两段十分相似,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图景也在考验着观众的耐性。3.广播与电视中枯燥乏味的新闻播报及无感情的旁白读信(多处声画分离)贯穿前两段,与黑屏转场一道强化了琐碎与无聊之感。4.仅仅是冷峻的呈现,无需解释理由或给出动机(一如餐桌旁和汽车中男女主人的落泪)。5.两次漫长的洗车场景,让我犹然想及[意外的春天],封闭的汽车似乎隐隐预示了将来的死亡。6.破坏与自毁段落拍得触目惊心,直触底线:撕衣扣,扯窗帘,剪毛衫,折唱片,毁家具,砸钟表,碎鱼缸,及至将钱丢入马桶冲走……决绝地破出物质世界。(9.5/10)
Rema 2015-03-13
哈内克对中产阶级靠着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两个方式而活着这种现象批判得多狠毒啊。